11月5日,中国钢研主题讲座在辽宁科技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学术交流与公众体验为核心,助力辽宁科技学院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刘骁一行参加,校长助理王琳琳主持会议。


行业专家围绕钢铁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及低碳化技术,为企业技术升级、政策制定参考及行业趋势引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价值。其中中国钢研绿色化智能化中心低碳方向负责人上官方钦以《钢铁与低碳化发展》为题,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出发,深刻剖析了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的紧迫性与科学内涵,创新性地运用冶金流程工程学与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钢铁制造流程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协同优化本质,并系统提出了动力论、结构论、连续论、嵌入论、协同论与功能论等六种耗散结构优化的理论工具方法,为现场师生提供了前沿的理论视角和系统的分析工具。北京钢研柏苑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丽平作《高水平科技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专题报告。聚焦编辑视角,详细阐释科技论文写作规范,重点介绍钢铁冶金系列专业期刊的特色与要求,为师生提升学术成果的撰写质量与传播效率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中国钢研是我国冶金与材料领域的重要国家级科研机构,长期以来代表着国家在钢铁及相关新材料技术研发的最高水平,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支撑国家重大工程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更是深化校院合作的良好契机。
王琳琳在总结时用“一场仰望星空,紧扣钢铁行业发展方向,拓宽学术视野与研究思路;一场脚踏实地,聚焦实际需求,提升科研素养与表达能力”概括了本次报告会的双重价值。她衷心感谢中国钢研专家团队的倾情分享,并希望全校师生能以此为新起点,将前沿洞察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共同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与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次学术讲座是学校系列高端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汇聚优质学术资源,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学术创新支撑。
科技处处长安长伟、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孙野,部分工科学院师生代表、科技处全体人员参加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