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抗战抗联精神当代价值转化研究智库

作者: 时间:2024-12-19 点击数:

1.依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科研平台简介

辽宁省抗战抗联精神当代价值转化研究智库成立于2019年8月,2021年1月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智库以“立足区域社会,服务辽宁发展”为理念,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多学科融合视角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校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不断增强服务辽宁区域发展能力。经过近5年发展,辽宁省抗战抗联精神当代价值转化研究智库现有科研人员共计24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4人,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党委书记 赵毅)。

“辽宁省抗战抗联精神当代价值转化研究智库”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智库的号角中成立的。根据智库平台的定位,智库团队聚集了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科学规划了建设发展路径,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1)东北抗联精神内涵阐释与新时代价值意蕴研究;2)数字传媒背景下东北抗联精神价值传播研究;3)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智库平台涉及到的学校各部门(人文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系)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实际,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充分调动了平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分工协作,共同发力的科研创新体系。

“智库”成立以来,已经在服务老工业智库振兴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智库”成果,为助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了合格的“答卷”。智库长期开展以辽宁省抗战抗联精神当地价值转化相关主题研究。2021年至今,智库成员先后获批《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行·讲·创·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东北抗联辽宁核心区的形成与发展》《东北抗日联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研究》《弘扬东北抗联抗战精神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等教育部思政课专项课题、中共中央党史办课题、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大研究课题、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等60余项省级以上研究项目,发表《传承抗联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等论文100余篇。以辽宁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宣传阐释东北抗联精神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攻方向,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挥新型社科智库作用。

智库平台持续锚住辽宁“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在塑造发展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等重点工作,以辽宁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宣传阐释东北抗联精神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攻方向,通过每年举办一次有影响的全国范围的“东北抗联精神育人论坛”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决策咨询渠道,在传承抗战抗联精神的同时,对于宣传我校研究特色及智库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3.对应服务领域

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

4.平台负责人简介:

贾楠,博士,副教授,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层次人才”,担任辽宁省马克思理论研究会理事、东北抗联研究会会员、辽宁省东北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骨干成员、辽宁科技学院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校本科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教育。近年来,主持并参与《东北抗联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行·讲·创·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资助项目20余项,公开出版著作2部,编写教材2部,发表中外文核心论文《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Analysis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Behavi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及省级以上论文20余篇。撰写本溪市资政建议:打造本溪“红色文化+特色资源”新模式,实现全域旅游新发展的建议。


版权所有:辽宁科技学院科技处         学院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香槐路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