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负责人:贾楠
2.团队核心成员:刘占文、刘忠勋、郑栋庭、贾洪芳、孙多玲、李斌、薛忠祥、关淇文
3.团队研究方向领域介绍:
方向1:辽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理论梳理。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阐释辽宁“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施方案》,阐释辽宁“六地”内涵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辽宁红色文化资源重要作用,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讲好辽宁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因此团队将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为重点、以“春雨计划”为载体开展辽宁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梳理与研究工作,最终形成“一个金句、一个故事、一个哲理、一个人物”春雨计划案例集,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主干课的高度契合。
方向2:思政教学上融入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整理的春雨计划案例集,结合利用寒署假通过背包行走、影像记录的方式,积累的大量红色文化相关素材视频、故事、人物事迹等。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时间轴线分为四个篇章,讲述领袖人物、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事迹,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走进学生的思想,启润心智、铸魂育人。
方向3:打造高校思政教育实训室。利用“辽宁区域红色文化教学实践基地”“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红色旅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三大基地,探索推进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思政教育、产教融合、专业改革、学团活动、文艺创作相结合,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科研和服务社会。利用辽宁地区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素材,打造数字化网络平台,建成我校首个VR思政教育实训室。
4.团队工作开展情况介绍:
团队自成立以来,本团队立足本溪地区丰富的抗联文化资源,辐射整个辽宁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寻求红色文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目标契合性、内容衔接性、载体一致性,从而将优质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5篇为核心期刊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展示了团队在材料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出版《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3部,系统阐述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为团队进一步科研奠定坚实基础。主持纵向项目20余项,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2项,省级一流思政课程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3项,教学竞赛共获得21项奖项。
目前正在开展的项目如下:
(1)构建“科马”育人区域特色育人思政新模式。依托《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重强调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课品牌”、“一主轴、十场景、六维度的大思政格局”;以一流本科课程为支撑,切实构建起思政课“一根主线 二元支撑 三个阶段 四项维度”全场景教学实践育人模式。最终培育出“立足本溪辐射辽宁,立足辽宁辐射全国”的区域特色思政育人模式。
(2)依托虚拟实践中心,创建区域特色思政课程。“思政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育人基地”结合国内知名的“红色文化资源”,配置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互动方案及教学软件,融入与课程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专题资源,实现校内现场教学等丰富实践教学活动。
(3)打造课程思政中心,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建成100门以上课程个性与思政共性相融合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一支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相融合的大思政队伍,建设不同专业特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共享资源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建成辐射全省高校的示范中心,凝练课程思政教学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成为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5.团队可转化成果介绍:
成果名称: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功能智慧教室
成果介绍:多功能智慧教室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打造一个集高效教学、互动学习、智能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目的。该教室不仅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与网络技术,还融入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VR头盔等前沿科技,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应用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践教学人基地建设
经济社会效益预测:充分利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本市抗联场馆、场景和抗联文化资源,打破实践课时间、空间、经费和管理方面的局限,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可转化方式:通过打造以下教学中心加以实现,
1.多功能智慧VR实践教学中心:集思政VR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精品课程录制、示范观摩课、主题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等多功能于一体。
2.资源及信息化平台:包括思政线上考试系统、思政教学资源库、思政学术资源库、课程思政共享资源平台。
3.微课制作中心:集微课、慕课录制、剪辑、后期制作于一体,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思政创课系统,用于马院教师打造自己的视频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4.思政教师集体备课中心:供本院老师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必要时接受国内及省内思政名师线上线下指导与交流互动。
成果完成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先锋科研创新团队
联系方式:1339196872@qq.com